2)五帝之学_刘备的日常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。

  尤其安北、辽海二郡,先前地广人稀。如今新纳南阳百万之众。正待百尺竿头更进一步。若能得一奇观。必成佳话。

  南阳本就是帝乡。自家园毁于大水,为蓟王所救。民心尚未安定。若建奇观,必收奇效。

  北宫,瑞麟阁。

  蓟王洗漱更衣,登阁理政。伴浴侍御姬,自去守备不提。

  蓟国五学,民论滔滔,多有风传。便是太妃处,亦有宗亲代为进言。蓟王已有预料。奈何学什么?

  本科、专科,艺校,科目齐备。焉能只为虚名,而立无用奇观。若行此举,当真奇观误国。

  “杂学如何?”宋贵人欣然笑道。

  “杂学乃与显学相对。”刘备亦有此虑:“语出《韩非子·显学》:‘今兼听杂学缪行同异之辞,安得无乱乎?’之句。《尉缭子·治本》又曰:‘野物不为牺牲,杂学不为通儒。’然,时至今日,显学与杂学,如何区分,并无定论。”

  后世亦有“以立说者谓之杂学,辨证者谓之杂考”之分。

  精通杂学者,可称杂家。

  杂家,乃战国末至汉初之学派。以博采各家之说见长。以“兼儒墨,合名法”为特点,“于百家之道无不贯通”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将其列为“九流”之一。

  杂家著作,以战国《尸子》、秦代《吕氏春秋》、前汉《淮南子》为代表。分别为战国时商鞅门客尸佼,秦相吕不韦,并淮南王刘安门客所集。

  对诸子百家,兼收并蓄,故略显庞杂。又因杂家著作,皆以道家思想为主,亦有人认为,杂家实属道家。

  虽亦兼收并蓄,然与蓟国大儒学截然不同。

  且为长治久安计。蓟王不欲开此先河。令杂学与大儒学,针锋相对。

  知夫君心忧。瑞麟阁中,一时无言。

  “五学之名,虽古为今用,然立意不同。”安贵人言道:“今日之杂学,与先秦门派,不可等同。应劭曰:‘儒、道、阴阳、法、名、墨、纵横、杂、农,凡九家’。大儒学兼容并蓄,通汇贯通,取其菁华。余下杂说,何不杂糅传世,广为人知。”

  “不可。”刘备言道:“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,实为统一学术并思想。若开此例,起显杂之争,必生祸乱。各家糟粕,亦尽除之。”

  “弃其门,择其技。”士贵人言道:“夫君既以神灭无鬼之王学门徒,掌方技馆。摘录方技,收归己用。何不将杂家书录之技,悉数择出。将方技、墨技、阴阳技、农技等,分门别类,设为科目。统称……”

  “科学。”刘备脱口而出。

  “分科为学。”马贵人心领神会。

  “如此,可设为技校。”言及此处,刘备豁然开朗。本科,专科,艺校、技校。东西南北,四学汇聚。

  “周时五学,中曰辟雍,环之以水。”马贵人柔声笑问:“中雍何在?”

  刘备笑答:“紫渊王子馆。”

  “原来如此。”众皆醒悟。五帝之学,齐聚于蓟。

  上古奇观,重现北国。

  影响之广,始料未及。

  会朔望大朝。

  蓟王于薮东郡,增设东学。置东序令。又再紫渊王子馆,增设中雍令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lctcw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